{{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word('consent_desc')}} {{word('read_more')}}
{{setting.description}}
{{ childProduct.title_translations | translateModel }}
{{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childProduct.child_variation)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ProductName }} x {{ selectedChildProduct.quantity || 1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VariationName }}
市售的防曬產品種類百百種,挑選時不應一昧選擇高防曬係數,更重要的是避免使用方式錯誤,導致保養成效不彰。民眾最常出現的使用問題就是塗抹量不足,以及未落實重新塗抹。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英語: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一再呼籲,防曬產品標榜的係數不再與時間長短成正比。防曬產品應每間隔 2 小時重新塗抹,且當戶外活動造成流汗或從事水中活動時,更需隨時重新塗抹防曬,甚至應選用具有防汗及防水性防曬產品,但使用防水產品不代表延長保護,仍需每間隔 2 小時補擦。
紫外線來自太陽光,根據太陽光的波長可區分為 UVA(長波)、UVB(中波)及 UVC(短波),由於 UVC 幾乎皆被臭氧層吸收,因此以前面兩者是造成皮膚老化的最大元兇,更是皮膚保養中最重要的課題。
例如長期處於室內也不重視皮膚保養的人,遠比長期曝曬陽光且勤於保養的皮膚還要好,也就是說紫外線光害會加劇皮膚老化速度及造成皮膚問題的產生,如曬傷、黑色素沉著、刺激、過敏、膚色不均、皺紋、角質增厚、痘痘惡化等,嚴重曝曬甚至是造成皮膚癌的主因。
圖片來源:Heho健康
UV是光線中紫外線(Ultraviolet)的縮寫,可依波長大致分為UVC、UVB、UVA,其中UVC輻射因無法穿透臭氧層,目前並不易受其影響,而UVA和UVB的波長較長,會直接傷害皮膚,除了使皮膚變紅、黑或曬傷之外,還會導致老化或甚至是皮膚癌(Skin cancer)。以下介紹4種最常見的防曬產品指標與其意義:
UVA(Ultraviolet Radiation A):波長為320 ~ 400 nm,約有95%的UVA能抵達地球表面,因波長較長所以穿透力強,可直達真皮層。UVA是導致皮膚曬黑、長皺紋和肌膚老化的主因,並會提高罹患皮膚癌的機率,但也較容易防護。
UVB(Ultraviolet Radiation B):280 ~ 320 nm,雖然波長和穿透力不及UVA,只能到皮膚表皮層,但能量卻比UVA來的強,UVB可使皮膚曬紅和曬傷,促使皮膚老化,增加皮膚癌的風險。
SPF(Sun Protection Factor):又稱為防曬係數,是對UVB的防曬指標,是指擦了防曬乳的皮膚,可延長不被曬紅曬傷的時間。簡單來說,SPF值愈高的產品,可延緩皮膚被曬紅曬傷的時間愈長。
PA(Protection Grade of UVA rays):指對UVA防禦能力的標準,防曬乳上一般都以+號表示防禦能力的強度,+號越多,代表對UVA的防護效果愈佳,最高指標到4個+號,也就是PA++++。這是日本所用的衡量方法,主要是依PPD(Persistent Pigment Darkening,防護指標)指數而定,以擦了和沒擦防曬乳的兩種肌膚,在光線照射後,24小時仍持續變黑的時間比值。
根據不同的防曬係數指標,無論是+、數值或★,越多代表能提供更好的保護,例如 SPF 30 可阻擋 UVB 輻射 96.7 %,相較於 SPF 50 的 98%,提升了 1.3%。 另一方面,任何防曬產品皆無法提供 100% 的防護效能,並且無論塗抹多少防曬係數的產品,皆可能因流汗、出油、脫妝、擦拭或皮膚的代謝,造成防曬成分的效果遞減,因此,適時的補妝或塗抹才是落實正確的防曬方法喔!
(1)注意常見的防曬品重要標示:
Hypoallergic (低敏感性)、Noncomedogenic (不會造成粉刺)、Sweatproof (抗汗)、
Water resistant(確保下水後20分鐘內都還有防曬效果)、Very water resistant(確保下水後80分鐘內都還有防曬效果)。
(2)大原則:
基質要和皮膚性質配合,不太油膩、不過於鹼性,保濕力夠。
低敏感性
標示清楚的化學成份、製造日期、有效期限
同時防禦UVA及UVB
(3)物理、化學防曬?
物理性防曬:利用折射的原理反光,使紫外線反射回去,達到阻絕紫外線。
優點是溫和不刺激,不易過敏;缺點就是質地偏油。
化學性防曬:利用防曬產品來吸收紫外線,再將它轉為熱能後釋放出來。
優點是清爽、不油膩;缺點則是較容易引起過敏;分子顆粒也容易滲入肌膚,引發皮膚病變。
兩種各有優缺點,目前的防曬產品大多是將兩者混合,達到清爽、溫和、不刺激的防曬效果,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狀況和喜好選用。
(4)一般來說,防曬係數SPF在15~50之間就有良好的防曬效果。
上班族:會接觸到陽光時間不多,大多待在室內,選擇SPF15的防曬產品即可。
如從事水上活動、戶外活動而長時間在太陽底下曝曬,就要選擇SPF30甚至是SPF50的防曬產品。
高係數的防曬乳,添加化學防曬劑的比例較高,反而比較容易引起過敏。
SPF30對一般大眾而言已經非常足夠,許多人都有一個迷思,以為防曬係數越高越好,好像擦了高係數的產品就不會曬黑、曬傷。然而,防曬係數越高,對皮膚的負擔也越大,毛孔阻塞、長痘痘的機率也跟著增加。
夏天如此濕熱,應該要選擇清爽、少負擔的產品,也應因每個人的膚質,選擇適合的才是正確的。
來去逛逛>>>防曬產品
資料來源
1.Heho健康
2.Hello 醫師
3.皮膚科葉家銘醫師
免責聲明
本部落格內容沒有得到當地衛生部門的批准,不能被用於診斷、治療或提供醫療建議。所涉內容僅供參考。如有醫療或健康方面的任何診斷或治療上的問題請諮詢醫師或其他專業醫護人士。本部落格所提供的信息不能替代任何由專業醫護人士提供的意見和建議。本部落格裡關於任何產品的任何主張都沒有被證明能診斷、治療、治癒或防治任何疾病。
電子郵件:buy4beautty@gmail.com
客服時間:週一至週五 08:00AM~06:00PM
週末及例假日之客服問題順延至週一或工作日依序處理